扫描二维码,使用手机查看。
三新电力研发中心大楼
为土耳其定制的电机测试系统前一天刚刚出货,次日又签订印度尼西亚成套设备研发合同。3月17日,位于中南高科东西湖科创中心的武汉三新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(下称三新电力),迎来新一轮海外订单。这个员工不足百人的科创公司,至今已叩开全球50国市场。
公司总经理王秀萍表示,受出口猛增加持,首季开门红“近在眼前”。
走进三新电力一楼大厅,一台被客户退回的样品赫然在目。
那是2020年。三新电力接到清华大学雷电冲击发生器定制任务,但对方仅提供了概念框架。
成立课题组,攻关3个月。没想到,内测合格的样品被退了回来!
发现两地试验系统接入参数差异后,研发团队花费半个月夜以继日试验,最终成功交付。
三新电力持续投入研发资源开发新产品。(右:王秀萍女士)
“科研突围必须有足够积淀和耐力。”
回顾20年创业经历
王秀萍庆幸在科创氛围浓厚的武汉起步
更时时以曾经的失败自警
20年前,毕业于电力专业的王秀萍,在武汉一家电子设备厂工作时,接触到武汉高压研究所(下称高压所)。国内发电端、输变电端直至用电端研发的新款设备,均在此检验认定。
伴随电力“三端”新品加速上市,高压所需对应采购价格不菲的进口试验检测设备或自行研发组装。另一方面,送检厂家也要面对量产后检验设备空白的窘境。
嗅到商机,王秀萍说服丈夫辞职创业。
2005年,三新电力在汉阳郊外租房成立,承接高压所检测设备组装业务。积蓄5年,公司迁入东西湖区自有厂房,开启研发创新之路。
面对高压所、专业院校试验教学和“三端”生产运维实验设备需求,三新电力揭榜挂帅,向高压所、武汉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借脑借智,当年就推出串联谐振试验成套设备并拿到专利,打破了国外垄断。
伴随中国特高压、超高压输变电技术进阶,三新电力跟进迭代护航大国重器。在鞍山钢铁公司、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变电站等重点项目建设中,这款汉产设备大显身手。如今,其单品销售每年为三新电力带来1000万元营收。
三新电力用过硬产品质量赢得出海“通行证”。
科研突围,三新电力人才队伍经受了磨炼——不足百人的公司,员工平均年龄29岁,三分之一为研发人员,其中近半为博士、硕士。
有人才打底,三新电力2021年开启定制化研发,逆势走出市场饱和下行局面,走上华中地区电测设备研发生产领军企业行列。据统计,包含雷电冲击发生器在内,该公司已获软著、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106个,其3大类共8项自研产品实现了国产替代。
2024年,三新电力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,同比增长15%。自研产品在国内实现省级区域全覆盖,关联客户突破15000家,国家电网、中国电建、国家核电、中国石化、大唐集团、神华集团等国内巨头均在其列。
“调整电压后再看试验结果……”在线试验室,研发人员通过视频连线,指导用户测试新款雷电冲击发生器。
经历退货波折,这款不断迭代的产品每年出厂80套,是国内电力专业院校试验室主打设备。面积不大的在线试验室,每年线下培训学员超过500人。
培训板块的诞生,也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插曲。
2020年,王秀萍整理高压电测设备7年研发经验,编写10万余字《电气试验现场作业指导》一书,赠予客户用于员工培训。
这本内部资料迅疾被人放上电商平台,价格炒到500元一本。三新电力维权叫停后,迅速搭建在线试验室,提供全时段咨询指导。之后,公司挂牌武汉电力职业学院、黄冈学院电气系实训基地,实现科研服务逆向输出。
依托在线实验室平台,技术团队为全球客户远程实验指导。
事实上,三新电力自研新品走出武汉后,就引起国内乃至海外业界的关注。
2015年,一家法国公司慕名求购变压器局放测试设备,这是三新电力走出国门第一单。不久,英语专业毕业的东西湖女孩潘锦绣通过公司招考,戴上三新电力首任外贸专员胸牌。
“一晃10年过去了。”潘锦绣说,她每个月都要接待外国客商,公司产品沿“一带一路”进入美国、俄罗斯、荷兰、南非、智利等50个国家。2024年,公司海外订单占比升至20%。
今年春节,三新电力2名高级工程师带上全自动电机综合测试系统赶赴沙特阿拉伯,为客户现场安装。这款功能更强的“中国制造”,售价仅是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。
跨越千里的技术护航,三新电力前往沙特阿拉伯为客户现场安装。(企业供图)
这几天,潘锦绣又忙了起来,葡萄牙一家发电机厂约定下月初前来考察。
随基建风口起飞,沿“一带一路”拓展。三新电力迁入东西湖区不久进入规上企业行列,这两年接连完成国家高新企业、国家级科技型企业、湖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。
“很感谢这片创新沃土。”三新电力董事长邹庆平介绍,公司研发总部2023年迁入现址,同年在临近天河国际机场的孝感闵集开建占地32亩的智造基地。“研发总部旁边就是振佳宇恒机器人研发中心,双方正为智造基地联合攻关工业机器人。”
园内牵手、资源联姻,打开发展新思路。按照邹庆平的设想,公司各大板块将探索市场化运营路径,向产业链单元裂变。如培训板块,将申请资质组建专业培训学校。
“优化产品矩阵,力争3年内营收破亿。”邹庆平表示,武汉是国内高压、特高压电力试验与运维设备生产基地,“我们要不懈努力擦亮这块金招牌。”
报道支持 - 东西湖区工商联
文、图 - 戴东辉
通讯员 - 刘刚 吴江丽
责编 - 代艺璇